廣東省畜牧獸醫學會是由廣東省民政廳批準成立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全省性社會團體,是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聯系畜牧獸醫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發展我省畜牧獸醫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F任理事長是廖明同志。
廣東省畜牧獸醫學會是由廣東省民政廳批準成立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全省性社會團體,是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聯系畜牧獸醫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發展我省畜牧獸醫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F任理事長是廖明同志。
技術推廣工作者
覃健萍同志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二十多年,長期扎根于養禽業生產第一線,在養禽生產管理、禽病研究與防控、食品安全控制、養戶脫貧攻堅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牢固樹立“服務三農”意識,時刻關注國家農業政策動態,積極開展禽業科學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持續推動養禽生產技術管理改革和硬件升級改造,大力發展新型高效生態養殖小區,加大養禽業裝備升級,優化禽業生產流程,推動養禽業向規?;?、集約化、自動化、標準化生產轉變,持續鞏固和提升養禽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主要業績如下:
一、建立多個省部級技術研發和推廣平臺,持續提升禽業技術水平
覃健萍同志在任職期間,帶領溫氏養禽技術團隊,努力攻克禽病防控、飼料營養、原料質檢、食品安全控制、環境保護等技術瓶頸,開展與企業和行業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關鍵、前瞻性技術研究和技術儲備,為企業和行業的發展提供穩定的技術支撐,并進行尖端技術儲備, 協助建立了多個省部級技術研發和推廣平臺,帶領技術團隊獲得一系列科研成果并及時推廣應用。
溫氏集團禽病實驗中心和環境監測實驗室被評為廣東省畜禽健康養殖與環境控制企業重點實驗室,在禽病病快速診斷和實時監測、疫苗評估與篩選、環境監測等多個領域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覃健萍同志指導禽4型腺病毒綜合防控技術的研究及推廣應用獲得溫氏2017年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種鴨坦布蘇病毒病綜合防控技術研究獲得溫氏2018年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高效多價禽流感滅活疫苗生產工藝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得溫氏2016年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同時在番鴨呼腸孤病毒和鸚鵡熱衣原體、禽流感防控等方面也開展多項技術研究并獲得一定的成果。
溫氏集團的飼料質量檢驗中心被評為農業部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重點實驗室,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實驗室認可,承載飼料質量檢測、質量控制、技術研發等職能,可系統開展飼料概略成分分析、原料營養價值評估、氨基酸分析、近紅外定標及微量組分檢測。覃健萍同志參與的降低飼料成本高效聯動機制的建立與實踐課題獲得溫氏2018年管理創新獎二等獎。
溫氏的食品安全檢測實驗室通過國家CNAS和CMA認證,建立獸藥及飼料添加劑中非法添加抗病毒藥、磷霉素等10種違禁藥物檢測方法,以及微生物多殘留檢測法等,研發了藥殘檢測、銷售監控、電子處方等信息管理系統,覃健萍同志不斷優化和完善養禽業食品安全的監管系統和監測技術,并積極推廣應用于養殖生產,推動溫氏家禽全面推動上市前質量檢測,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二、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動高效生態養殖小區
為了提高養雞戶的勞動效率和效益,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結合國家土地規劃、環保治理等政策要求,覃健萍同志帶領的養禽技術團隊,系統調研白羽肉雞高效養殖發展模式,優化溫氏集團黃羽肉雞產業布局,大力發展“高密度、全環控、小區式”新型高效生態養殖小區養殖模式。
覃健萍同志深入研究并制訂多套適合黃羽肉雞的建筑標準、設備配套及技術方案,建立對應的運營管理模式和操作流程,保證高效生態養殖小區的合法合規運營,建立高效養殖小區網格化管理體系,嚴格規范高密度養殖條件下各環節的生物安全工作,保障企業和合作農戶取得穩定效益,為提供大量農民就業和致富、建設現代化農業生產模式奠定基礎。
2018年,溫氏集團養禽業合作家庭農戶達到2.98萬戶,全年養殖總收益超過30億元,戶均收益達到9.42萬元,充分響應了國家對企業助力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的號召要求。
三、積極開展培訓,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和水平
覃健萍同志從事農業推廣工作二十多年,積極承擔起專業技術培訓工作,每年在全國各地系統完成多次課堂或現場授課,累計開展培訓達200多次,正確將養禽專業技術、中央一號文件、養禽業各項工作要求傳達至各個單位,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和水平。
覃健萍同志在開展科技推廣工作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夯實業務能力基礎。堅持第一時間研讀國家最新農業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從業后曾先后到美國、荷蘭、法國、泰國及臺灣等多個國家或地區考察現代化農業生產情況。保持與國內外行業專家高頻率交流,實時掌握最新技術動態,為畜牧行業科技創新和持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為了表彰在廣東省內從事畜牧獸醫科研、教學、企業研發、管理以及科技普及與推廣,特別是一線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廣東省畜牧獸醫學會聯合廣東溫氏大華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展了第三屆廣東省畜牧獸醫學會獎評選活動。
本次評選分為杰出科技工作者、杰出技術推廣工作者兩項,經評審組按程序層層篩選,并綜合業績成果、專利、論文及網絡投票結果,最終選出杰出科技工作者10名、杰出技術推廣工作者10名,由省農業農村廳、省科協、院士等領導專家頒發獎狀及獎金,以示鼓勵。